人民网海南视窗海口7月21日电 最近两年,党中央、国务院相继出台关于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体育产业发展,促进体育消费的一系列政策。那么,海南如何通过推进全民健身事业来促进海南体育产业的发展?针对这一问题,人民网海南视窗专访了海南省文体厅厅长丁晖。
丁晖表示,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加快体育产业发展促进体育消费,这是国家经济转型发展的必然选择。国务院《全民健身计划》提出,到2020年,体育消费总规模达到1.5万亿元,使全民健身成为促进体育产业发展、拉动内需和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动力源。海南拥有独特的气候环境和旅游资源,为海南海域、沙滩、山地、漂流、垂钓、极限、高尔夫等赛事活动及体育产业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推动全民健身运动,将极大带动海南相关体育产业的发展。
根据《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实施意见》的要求,到2025年,海南的体育产业总规模要超过275亿元,为达到这个目标,其中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要优先发展全民健康服务业,构建各级各类体育社会组织体系,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同时,统筹建设一批便民利民的中小型体育场馆、公众健身活动中心、户外多功能球场、健身步道等场地设施,努力形成省、市县、乡镇、村四级公共体育服务设施体系。
丁晖表示,近年来,海南省文体厅和有关市县一起,分别建成了陵水、儋州、屯昌等全民健身中心,白沙、东方、临高等市县的全民健身中心正在加紧建设当中;争取再过3至5年,全省每个市县都有一个全民健身中心;同时,海南省文体厅还在全省城乡规划建设了538条全民健身路径;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在2015年底就实现了全省乡镇全覆盖,目前,全省2561个行政村中,已有1930个行政村建成农民体育健身场所,争取在“十三五”期间达到全省行政村全覆盖。
这些群众身边健身工程的建设,极大方便了城乡居民的健身活动,既满足本省人民群众的健身需要,又能方便国内外游客的参与,促进了体育、旅游等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如陵水的体育中心,不仅能满足陵水县开展文化体育活动、全民健身的需要,也成了候鸟人群聚集健身的场所;海口万绿园的全民健身步道,成了海口市民茶余饭后健身休闲的好去处,每天早上和傍晚,在那里健身的人群络绎不绝。
“十三五”时期,伴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不断深入、科技革命、产业变革的不断发展和“健康中国”战略的逐步实施,体育需求将从低水平、单一化向多层次、多元化扩展,体育消费方式将从实物型消费向参与型和观赏型消费扩展,体育产业将从追求规模向提高质量和竞争力扩展,海南体育产业将迎来重大战略发展机遇。
第一,将使全体国民对体育有更加立体、全面的认识。大家会意识到,体育不仅是体育系统的事,更是全社会的事。新周期《全民健身计划》最大的亮点就在于对全民健身的“突破性认识”,将全民健身作为健康中国建设的有力支撑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国家名片。
第二,将催生一系列体育新业态。正如《全民健身计划》所指出的,未来5年,与全民健身相关的体育健身休闲活动、体育竞赛表演活动、体育场馆服务、体育培训与教育等体育产业规模将进一步扩大,使体育服务业在体育产业所占比重不断提高。“互联网+”技术也将引入,鼓励发展健身信息聚合、智能健身硬件、健身在线培训等全民健身新业态。这些新业态又会形成各自的全新产业链,从而带动经济全面发展。
第三,有战略眼光的大公司进军体育产业将变成常态。阿里巴巴集团旗下的阿里体育集团目前正与海南体育赛事公司商谈,将共同推进海南的赛事产业及相关体育产业的发展。可以预期,随着《全民健身计划》发布实施,大公司在体育产业领域加大投入的态势将会增强。(毛雷 孟凡盛)